上海一对夫妻遭遇现实版"寄生虫"-从心理学角度分析

2025-09-05 20:28 聆禾心理

a32304d2e293092a1b498e5f31a8a4ba.gif

近日,上海一对夫妻遭遇了令人震惊的"现实版寄生虫"事件——他们雇佣了6年的钟点工,竟在4年间"蚂蚁搬家"式偷走了他们家的首饰、奢侈品、甚至内衣,监控画面中,这位阿姨甚至试穿女主人的衣服,拉都拉不上。女主人看到后直呼"都快心梗了"。

图片

更令人唏嘘的是,这对夫妻在发现异常后,竟然选择沉默隐忍了整整一年。"因为孩子备战高考,我们不想改变生活习惯。"丈夫如是说。

65bde03da0b991ca9d8eddfa6b1be266.gif

我们为何总在问题面前"视而不见"?


这起事件背后,折射出的是一种典型的回避型心理模式。

回避型心理的特征是:害羞、自卑、害怕被拒绝或批评,倾向于回避社交场合和问题。在家庭关系中,表现为面对冲突时选择逃避、压抑情绪,不愿直面问题。

这正是这对夫妻的写照:当发现钟点工行为异常时,他们没有选择沟通或寻求解决方案,而是选择"回避"——因为"孩子备战高考"这个理由,他们选择了暂时不处理问题,结果让问题持续发酵了4年之久。

回避型心理并非无药可救,但若长期不处理,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。就像这对夫妻,不仅损失了价值数十万元的财物,更让家庭关系蒙上了阴影。

图片


从心理学视角看"寄生虫"现象


1. 低自尊与自我价值感的扭曲

心理学研究表明,长期的低自尊感会导致个体通过不当手段来获得短暂的心理满足。张阿姨在雇主家工作6年,却选择通过偷窃和试穿雇主衣物来获取心理补偿,这恰恰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自我价值感缺失。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、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时,就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得"价值感"。

b62dfb3065a59713f91496390d4c5bc3.gif

2. 习惯性行为与心理依赖

4年的持续盗窃行为,已形成一种习惯性心理模式。心理学中的"习惯回路"理论指出,当某种行为反复发生并获得心理满足后,大脑会形成神经通路,使这种行为变得难以戒断。张阿姨可能在每次偷窃后获得短暂的快感,逐渐形成心理依赖,导致行为失控。

3. 信任机制的崩溃与创伤

对雇主而言,6年的信任被彻底背叛,造成的心理创伤远超物质损失。心理学中的"信任崩塌"理论表明,当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被破坏,会引发严重的焦虑、抑郁和社交回避。丽丽看到监控后"心梗"的反应,正是这种心理创伤的直接体现。


信任崩塌后,我们经历了什么?


在心理学中,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。当长期信任的人(如家人、朋友、员工)背叛我们的信任时,我们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:

  • 震惊与否认

    起初难以相信自己的判断,反复回想"是不是我记错了"


  • 愤怒与羞耻

    愤怒于被欺骗,同时感到羞耻,怀疑自己"为什么没发现"


  • 焦虑与不安全感

    担心再次被背叛,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度警惕


  • 自我怀疑

    开始质疑自己的判断力、选择和价值


丽丽在事件发生后说:"我儿子在家,我一时惊呆了。"这正是信任崩塌后的典型反应——震惊与无措。


如何走出信任危机的心理困境?


当信任被背叛,重建内心的安全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。以下是几个心理学建议:

  1. 允许自己感受情绪:不要压抑愤怒、悲伤或焦虑,允许自己有情绪波动,这是恢复的开始。

  2. 认知重构:尝试将"我被骗了"转化为"我认识到了一个人的真面目",避免将事件归咎于自己。

  3. 建立新的信任边界: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时,设定清晰的边界,避免过度信任。

  4. 寻求专业支持:如果心理困扰持续超过两周,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

小贴士:日常心理防护,增强内心韧性

  • 每天进行15分钟的正念冥想,帮助自己回到当下

  • 与信任的朋友倾诉,避免孤立自己

  • 制定小目标,逐步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

  •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,提升整体心理韧性


信任被背叛不是您的错,也不是您必须独自面对的困境。在聆禾心理,我们愿意陪伴您走过这段心理重建的旅程,帮助您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全感。

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正经历类似的心理困扰,欢迎预约我们的专业心理咨询。添加微信或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15701310368,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将为您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支持。


扫描二维码,咨询业务详情

图片

北京聆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倾听心声,如禾生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