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分裂症及其暴力行为的解析

2025-09-17 23:00 聆禾心理

2025年4月15日,广东韶关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:一名26岁男子杨某某持铁锤砸向路人,造成1死6伤。经司法鉴定,杨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,案发时处于发病期,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。这起事件再次将精神分裂症这一精神疾病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,也引发了我们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深入思考。

精神分裂症的真实面貌

精神分裂症,这个听起来令人恐惧的名词,究竟是什么?它不是"人格分裂",不是"多重人格",而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,主要表现为感知、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,混乱的思维和情感反应是其典型症状。

图片


简单来说,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会经历:

  • 幻觉

    听到、看到或感觉到不存在的事物


  • 妄想

    坚信一些不真实、不合逻辑的想法


  • 思维混乱

    说话逻辑不清,难以理解


  • 社交退缩

    不愿与人交往,行为异常


这些症状并非患者"故意"为之,而是大脑功能异常的结果。正如百度百科所述,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发病,且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接近,但男性一般较早发病。

从案例看精神分裂症

让我们回到杨某某的案例。根据报道,杨某某曾于2024年被父亲送往精神病院治疗,但认为是"误诊",产生了"杀人被判刑"的想法。2025年3月,他在广东韶关曲江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期间,再次产生通过杀人"被判刑"的想法,最终导致悲剧发生。

这起事件让我们不禁思考: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?原因在于,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与现实世界已经解离。他们无法区分真实与幻觉,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

在《倾听疯狂的声音:被误解的精神分裂症》一书中,作者南森·法勒通过真实案例讲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。书中提到,"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在幻觉与现实之间徘徊,他们不是在'装疯',而是在与自己的大脑作战。"

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,患者会出现幻觉、妄想、思维混乱等症状。很多人误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"疯子",实际上,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相当正常,直到某个"触发点"出现。

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暴力?

"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危险的"、"精神病患者不可理喻"、"精神病院就是'疯人院'"——这些偏见和误解,让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。

实际上,精神分裂症患者中,只有约10-15%会出现攻击性行为,且多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。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安全的,他们需要的是理解、支持和专业的治疗,而不是被隔离和歧视。

少数的暴力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特殊类型,以伴随攻击性暴力行为为特征。这类患者往往有以下特点:

  • 突发性

    暴力行为往往毫无征兆,可能在瞬间爆发


  • 无明确目标

    攻击对象不特定,可能对任何人实施暴力


  • 受幻听、妄想驱使

    最危险的是"命令性幻听",患者听到声音命令他们伤害他人


在杨某某的案例中,很可能存在"命令性幻听"——他听到声音命令他伤害他人,或者"被害妄想"——他以为周围人都在迫害他,必须先发制人。

心理学研究表明,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和妄想的影响下,会将正常行为误解为威胁。例如,一个路人无意的咳嗽、关门声,可能被患者解读为"他们要杀我",从而引发暴力行为。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: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往往不是针对特定对象,而是"无差别攻击"。这与普通暴力犯罪有本质区别。

如何识别和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倾向?

  1. 观察早期信号:当患者眼神呆滞、自言自语、对周围环境过度敏感时,可能是幻觉即将出现的信号。

  2. 避免刺激:不要与患者争论幻觉内容,不要表现出恐惧或厌恶,这可能激化患者情绪。

  3. 保持距离:如果发现患者有暴力倾向,应保持安全距离,避免身体接触。

  4.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:不要试图"说服"患者,这往往适得其反。

早期干预:从"治疗"到"预防"的转变

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但研究表明,遗传、大脑结构异常、妊娠问题及后天环境因素都可能与发病有关。关键在于,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。

根据《精神分裂症》百科资料,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通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,同时需要心理社会支持治疗,包括认知行为疗法、自我监控、社会技能培训、家庭治疗等。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。

遗憾的是,许多患者在病情严重到影响生活时才被发现,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。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。

聆禾心理:为精神健康护航

我们深知精神健康对个人、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。我们致力于提供专业、温暖、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,帮助有需要的人群。

1. 专业心理测评服务

我们采用科学量表和专业访谈,通过温和的对话方式,利用专业技术展开多模态测评,对人格、情绪、行为等进行分析,让测评者以相对愉悦的方式完成心理健康评估。

2. 个性化心理咨询

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,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,帮助他们理解疾病、应对症状、改善家庭关系。

3. 家庭支持与教育

精神分裂症不仅影响患者本人,也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。我们提供家庭治疗和教育服务,帮助家属了解疾病、掌握沟通技巧、建立支持系统,共同应对挑战。

4.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

我们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工作坊,走进社区、学校、企业,普及精神健康知识,消除误解,营造包容、理解的社会氛围。

我们需要共同行动

杨某某案发后,受害者家属胡女士表示:"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,是他说他会坐完牢出来打工赔偿的。他说自己不是故意杀人,是过失杀人。"这句话令人痛心,也揭示了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偏差。

我们呼吁:

  1. 做好自我保护: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期无法正常判断行为后果,面对突发危急情况,做好自我安全防护。

  2. 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:精神疾病不是道德问题,而是健康问题。患者需要的是治疗和支持,而不是指责和隔离。

  3.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:从学校开始,普及精神健康知识,让学生了解精神疾病,学会识别和应对。

  4. 重视早期干预:当发现家人或朋友有异常行为时,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不要等到问题严重才行动。

  5. 支持心理健康服务:通过购买心理咨询服务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,支持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。